首页 > 资讯 > 新能源车, 海略观点 > 中国电动车量全球第1 技术稍欠

2016年1月13日,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在北京召开媒体恳谈会,与50余家媒体热议中国电动汽车的相关问题,也为即将在本月23-24日召开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(2016)征询相关问题。

在媒体恳谈会上,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党组书记、副主任陈清泰表达了自己对中国电动汽车行业发展的一些建议。

陈清泰用“形势喜人、成绩可嘉”和“挑战和困难也不少”来形容2015年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情况。

中国稳坐电动汽车全球产销量第一把交椅

2015年,电动汽车从产销量来看,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,全年突破了30万辆,全球第一无出其右。

产销量30余万辆的背后,说明了什么?

陈清泰表示,我国已把电动汽车作为一个发展战略。所以,无论是产业发展、激发用户,还是基础设施完善、商业模式开拓,在政策上都较为完善、全面。同时,出台的政策也表现出较强的力度,刺激作用明显。

其次,能够销售出30余万辆汽车,也反映出消费者已慢慢开始认同新能源汽车,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潜在用户在逐渐扩张。颠覆传统燃油汽车的使用惯性,是新能源汽车发展必须闯过的关卡,在这点上,我国已经迈出了关键的第一步。

企业对电动汽车的“热情”不均衡

30万数字背后,同样隐藏着消极的因素。陈清泰说,企业对电动汽车的“热情”,并不均衡。原有的汽车骨干企业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发力不够,行动相对迟缓。但是部分后赶上来的企业,如比亚迪,确实真正把电动汽车当作了公司长期发展的战略。

关于电动汽车的问题,在“863”、“973”规划的时候,部分骨干汽车企业都参与进来了,并且参与度较深。但在实际动作上,比较犹豫,踌躇不前。

中国电动汽车技术未“登顶”

陈清泰说,另外一个需要担心的是产销量增长太快。根据我国的经验看,当一个产业快速发展的时候,很容易把企业的主要资源吸引到产能扩张上,从而忽略在技术上创新、发展。

陈清泰还表示,我国虽然在产销量上稳坐全球第一把交椅,但是技术上,我国电动汽车军团的实力其实并没有超越跨国公司。实际上,我国在汽车文化、电动汽车技术的积累上,相较其他国家仍有很大差距。

之所以2015年有如此“现象级”的销售规模,是政策驱动的结果,不完全是市场的引导。特别是在和传统燃油车的抗衡上,政府补贴起了很大作用,如果政府撤掉补贴,就目前的情况来看,电动汽车很难和传统燃油车相抗衡。

电动汽车发展还未达到国家战略高度

陈清泰介绍,目前我国能够生产的只是很初级的电动汽车,它的电池、电控、电机、车子能够在不太长的距离,保持正常行驶而已,但这目标并不是国家的战略。较高层次、潜在的需求还未做到,甚至还未涉及,例如轻量化、智能化、网联化。另外,我国很多基础技术到现在也未得到实质性突破,例如电池的能量密度、充电时间、电池的寿命、电池的安全性等。所以,若在这个阶段降低研究开发的力度,中国的电动汽车前景并不乐观。

陈清泰提到,电动车市场还没有完全启动,未来竞争的道路还很长。真正能走到最后的企业,应该是将来有良好技术支撑的企业,而不是那些拼拼凑凑搞出一个车子的企业。

.

最新调查
最新投票


微信扫一扫关注